拾金不昧還失主 傳遞社會正能量
拾金不昧還失主 傳遞社會正能量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是被全社會的人們所公認的,無論社會時代怎樣變化,拾金不昧的行為都應該繼承和發揚。同時這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和崇高風尚的具體體現,是打造和諧社會中美好樂章的一個音符。
2017年3月28日,公司托管的西安經發南校區食堂員工劉經農師傅收到了一面“拾金不昧,美德褒揚”的錦旗和一份感謝信,贈送錦旗的是交大附中一位退休教師于志伶。
2017年2月6日晚,劉經農師傅在鳳城一路撿到了一個手袋,里面有2千多元人民幣、一張一千元的超市購物卡、行車執照、省醫保、身份證、各類銀行卡、鑰匙以及西京醫院就診卡等貴重物品。為了將手袋第一時間歸還失主,劉師傅在原地等待許久未見有人來認領,考慮到失主一定很著急,劉師傅與食堂經理任小衛商量后根據身份證上的地址將手袋送回失主家,但是到達失主家家中無人,劉師傅就將手袋暫放其鄰居家。
第二天,就在失主一家人忙于補辦各種卡時,得知劉師傅已將手袋送回來,當失物重新出現在眼前,失主于志伶女士感激的淚水涌上眼睛。
為了表示感謝,于女士多次電話聯系劉師傅都被婉拒,幾番周折后才得知劉師傅的姓名和工作地址,當順利見到劉師傅時,于女士激動地說道:“我的病情能夠得以控制,也有劉師傅的功勞。”于女士是一位正在化療的病人,手袋里的就診卡決定于女士能否按時化療住院。

在面對失主的感謝以及大家的贊揚時,略顯靦腆的劉師傅只是微微一笑說道:“這沒什么,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平凡事,沒什么值得感激的”。失主一家人被劉師傅善良淳樸的話語所感動。
劉經龍師傅是一個低調認真的人,自2015年5月入職以來,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工作認真負責,私下里和同事也相處的很好。這次拾金不昧的事件,再一次反映了劉師傅善良、崇高的優良品質,這也與康橋飲食公司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不謀而合,經公司辦公會研究決定對劉經龍師傅獎勵200元,表彰其拾金不昧的無私行為。
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環境下,劉經農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忠厚樸實的精神風貌,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真善美、傳遞了社會正能量,他的行為為康橋飲食全體員工樹立了榜樣,也使康橋飲食公司的聲譽贏得了社會點贊。